2019-8-14 03:51
宅~有何不可
世界慰安婦紀念日:臨終枕邊,她們仍在等那聲道歉
人進大門呵呵笑,我進大門眼淚流
天上落雨路又滑,自己跌倒自己爬
自己憂愁自己解,自流眼淚自抹乾
——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《三十二》片尾曲《九重山》。
中新網8月14日電(卞磊)二戰期間,日軍強徵“慰安婦”,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瞭恥辱的一筆;硝煙散去80多載,老病相催的倖存者們,仍未等來日本政府的道歉。
在8月14日第七個世界“慰安婦”紀念日之際,讓我們駐足聽一聽她們的故事,讓世人見證並記憶。
“噩夢開始於此。”
“她有很樂觀的一種心境,愛美會唱山歌,她是瑤族人。”在中國“慰安婦”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眼裏,廣西省荔浦縣的韋紹蘭是“慰安婦”制度中國受害者?體中,讓他印象深刻的老人之一,“儘管經歷坎坷,但是非常達觀”。
在1944年冬天,24歲的韋紹蘭被日軍抓走,並被關在馬嶺鎮的“慰安所”。她在“慰安婦”題材紀錄片《三十二》中說,噩夢開始於此。之後,慰安婦成?瞭她另一個身份,一生最恥辱的身份。3個月後,飽受摧殘的她偷偷逃回傢,卻發現自己已懷有身孕,之後就生下瞭兒子羅善學。
自此,苦難就成瞭兩個人的代名詞。因外人的偏見,兒子羅善學至今未婚。
但是,老人總是用她燦爛的笑容感染著周圍的人。在蘇智良看來,韋紹蘭那句“這世界真好,吃野東西都要留出命來看”,感動瞭無數人,是最樸素、卻最有力量的語言。
2010年12月,韋紹蘭與兒子羅善學一起赴日控訴,母子二人相繼在東京、京都等參加瞭多場“受害者證言集合”活動。但自1995年中國原“慰安婦”對日索賠拉開序幕迄今,所有案件都以敗訴告終。
“我們經常捱打,受到威脅,被刀子割傷。”
被抓走的時候,傢住朝鮮半島的李浩善才14歲。“就在大街上,一些男人抓起女孩子的胳膊,就拖進汽車裏”,李浩善回憶稱,然後她們就被送往“慰安所”,成瞭所謂的“慰安婦”。
“慰安婦”是日語中的特有名詞,在日語辭典中的解釋?“慰安戰地官兵的女性”。但顯然,這一帶有欺騙性的解釋,無法概括日軍對被佔區女性的醜惡罪行。
“我們經常捱打,受到威脅,被刀子割傷。”“很多女孩子都試圖自殺,她們在水中自溺或者上吊身亡。”李浩善稱,自己也曾想尋死,但最終退縮瞭。
被炸死、病死、難產死、過勞死、打死、自殺死……在“慰安所”隨戰事不斷轉移過程中,死亡的女性不計其數。有超三分之二的人,沒等到戰爭的結束就已殞命。
1945年日本投降,“慰安所”在一夜之間“消失”,所有人都懵瞭。“我不知道我該去哪裏。”李浩善說,自己不認識回朝鮮的路,也不想回去,因?會給傢人帶來太大的恥辱。“我的臉上寫著我是慰安婦。我無顏面對我的母親。”
後來,李浩善和一名朝鮮族男子結瞭婚,在中國延吉市沉默地生活瞭幾十年。直到2000年,她在丈夫逝世後才回到瞭韓國,並生活在一個專門安置原“慰安婦”的“集體之傢”中。在多方打聽下,她還找到瞭自己仍然在世的弟弟,並恢復瞭自己的身份。
故事至此,原本應該走向圓滿。但有一天,李浩善的弟弟突然音訊全無。就像她所擔心的那樣,弟弟不願再和她有任何聯繫,他?有一個當過“慰安婦”的姐姐感到莫大的恥辱。
“我不會死,我要永遠活著。”
2016年接受採訪時,簡(Jan Ruff-O'Herne)已是一位幸福的曾祖母。但幾十年前,當她鼓足勇氣在東京講述自己的故事時,日本人都很震驚——這位荷蘭裔澳大利亞人竟也是“慰安婦”制度的受害者。
90多年前,簡在荷蘭東印度?島(現?印度尼西亞)出生。1942年,日軍入侵島上後,她與其他9名女性被日軍強行帶走,日復一日的摧殘由此展開。“眼淚順著我的臉流下,”簡在回憶錄中稱,摧殘和折磨幾乎每天都在繼續。
在戰爭結束後,簡與一名英國人結婚,並一起遷往澳大利亞。但午夜夢回,那段黑漆漆的日子帶來的恐懼,仍在“追趕”她。而她則揣著自己的祕密,小心翼翼地活瞭50多年。
二戰期間,受“慰安婦”制度毒害的女性數量,達20萬以上。但在戰爭結束後,這項議題卻始終無法像其他戰爭罪行那樣公開理性地討論。直到1991年,簡才看到瞭希望:時年67歲的韓國籍原“慰安婦”金學順首次揭發日軍殘暴的“慰安婦”制度,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。
不久後,簡也鼓起勇氣四處遊說,她稱“女性不應該在戰爭中被強姦,戰爭不應該讓強姦變得理所當然。”2015年12月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“慰安婦”致歉,並提供數百萬美元作?補償基金,但這些都僅限於韓國受害者。而簡和其他國傢的人,依然沒有討回公道。
“他正在等待我們所有人死亡,但我不會死,我要永遠活著。”說這句話的時候,已過鮐背之年的簡表示,就算自己死瞭,傢人們也會繼續“戰鬥”,決不讓這段黑暗的歷史,與最後一名受害者一起被埋葬。
歷史親歷者們正在凋零……
“現在,包括教科書在內,寫‘慰安婦’這個歷史真相的越來越少。”蘇智良對中新網記者指出,但在1990年到2000年前後,“日本社會和新聞界都積極地調查、反思,推動賠償,推動日本政府認罪。書店裏關於‘慰安婦’真實情況的書非常多……”
蘇智良表示,中國的“慰安婦”受害者們現在平均年齡?94歲,差不多都接近人生的終點。“個別的老人到瞭這個年齡,已經一切都放下,她認?可以寬恕;但是大部分的老人認?,侵略者不承認,我不能寬恕……”
這些,都隻是千千萬萬個“她們的故事”中冰山一角。如今,歷史親歷者們正在凋零,中國在世的“慰安婦”受害者僅剩約18人,韓國僅剩約20人。
“她們的歷史”不該被掩埋。隻要人們能記住一個故事,受害者也許就不會恥於言說;隻要人們能記住一個人,這些行將逝去的事實,或許就能被鐫刻成永久記憶的“墓誌銘”。(完)